鼻咽部感染易诱发中耳炎的解剖学基础
中耳是人体耳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位于鼓膜的后面,是一个空腔结构,内部有鼓室、鼓窦、鼓管等结构,与咽鼓管相通。咽鼓管是连接咽腔与中耳的通道,其开口位于鼻咽部顶部的鼻咽喉管的前下方。由于咽鼓管的开口位置与鼻咽部有密切关系,鼻咽部感染往往容易通过咽鼓管传至中耳引起中耳炎。
鼻咽部是人体上呼吸道的一部分,其由鼻腔后部、鼻咽、口腔与喉相连。鼻咽部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交界处,与鼻腔的相通使得它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,比如感冒、流感等细菌性疾病。当病原菌侵入鼻咽部时,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耳朵,引起中耳炎。
鼻咽部感染引起中耳炎的机制是:当鼻咽部被感染后,黏膜充血、水肿,容易堵塞咽鼓管的开口,导致气压无法平衡,使得中耳内部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不平衡,从而形成负压。负压会引起中耳内部的液体聚合,导致中耳内部的细菌生长,进而引起中耳炎。
因此,鼻咽部感染继发于中耳炎的情况比较常见。为预防中耳炎的发生,首先要注意保护鼻咽部的健康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:
1、饮食多样化,均衡营养,保证机体免疫力的正常发挥;
2、勤洗手,保持个人卫生;
3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清洗家具和床上用品;
4、避免饮用太冷或太热的饮料,以免咽鼓管;
5、及时治疗鼻喉部感染,以免病菌繁殖到中耳。
总之,鼻咽部感染易诱发中耳炎,而中耳炎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多加注意保护儿童的健康,特别是鼻咽部的健康,从而避免中耳炎的发生。